我们的非遗文化——柚山放灯节
发布时间: 2024-11-19 编辑:儒林镇 点击数: 156
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我们必须宣传、保护和传承,一方水土,养育一方人,形成地方区域文化。

柚山放灯是儒林水乡的一种民俗活动。旧时每年农历七月十三至十五(中元节)的晚上,在长荡湖畔儒林镇的柚山村,男女老少都会一起出动到河边或田边地头放灯,这成为当地的一个传统节日活动,自明末清初起到现在有近两百年的历史。


据当地老人介绍,柚山的放灯节有两层含义:一是明朝末年,清军攻陷北京后一路南下,大肆杀戮。一些明朝遗民以长荡湖、大涪山为根据地,组织反清起义。此后他们被清廷镇压,死亡无数,长荡湖及柚山河内都被鲜血染红。后来到了每年的七月半,人们就在河、湖中点放河灯,祭奠那些死难义士的亡魂。另一层含义是,过去水乡多有不幸落水身亡者,圩乡间叫“河溺鬼”。七月十五之夜放河灯,传说是为那些“河溺鬼”引路,使其走出幽冥地狱,同时也为生者祈福,以免遭不测。

放灯节是儒林地方传统民间文化活动,放灯节分为旱灯和河灯两大类,一般每三年为一个轮换放旱灯或放河灯周期,旱灯在田野间进行,河灯在河流中进行。每年农历七月十三至十五之间,家家户户会做出各式各样的灯,在夜晚点燃后放入田野或河流中,河灯随波逐流,旱灯应风闪烁,夜色下五彩缤纷,天地间星光呼应,场面十分壮观。“纸船明烛照天烧”,也许是对这一习俗的生动描述。

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下,2009年6月,柚山放灯节被列为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经过时代与需求的变化,如今的放灯节更多的寓意为祈福,每年七夕之际,长荡湖旅游度假区都会举办放灯节活动,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祈愿。每逢放灯节,参与放灯和观灯者有万余人之众,涉及四里八乡,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水乡文化景观,具有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。

 


视频资源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
  • 常州市金坛区社区教育委员会 版权所有
    地址:常州市金坛区北环西路34号 邮编:213200